美白一篇文章说透,从此不走冤枉路
2023/5/23 来源:不详从古至今,对于美白的追求,广大爱美人士前赴后继,各种手段都统统敢用。中世纪的欧洲贵族都特喜欢美白,在当时如果你有一张吸血鬼的脸,会被人认为是不用风吹日晒的上流人士。
那时候的女性用了不少可怕的手段让自己变白,比如用水蛭吸取的血液涂脸。甚至更夸张的讲,她们拿白铅和醋的混合物涂脸,用硫酸铅除雀斑,美白是美白了,不过由此引发了许多重金属中毒的事件,美不了多久就噶了。
美白还是要讲究科学的,有了科学依据,我们起码不会犯大错。
一、那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皮肤变黑的原理。
皮肤变黑是因为紫外线照射、自由基攻击、慢性炎症等等造成黑色素的产生,当黑色素产生的速度比代谢的速度快时,长期沉积就会形成肤色暗沉以及色斑等。
① 紫外线导致的光老化,俗称叫晒黑。
② 自由基,自由基是人体细胞与外界氧气进行各种复杂的新陈代谢时,所产生的一种带单一或奇数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它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极易与其他原子或分子发生反应,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氧化”。通过氧化,我们的身体才能运动起来,而负责传递能量的搬运工就是自由基。吃太多,抽烟,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大,熬夜等等都会产生大量自由基。
自由基就是个二愣子,它既能协同人体的淋巴细胞和T细胞消灭、溶解侵入人体的细菌和异物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但是,当身体产生过量自由基时,它就不仅仅攻击细菌了,连健康的人体细胞一并干了。反正,谁不服干谁,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攻击每秒达到次左右,在这种强力的攻击下,较弱的细胞开始生病、老化直至死亡,因此自由基又有“自杀细胞”之称。
在25-40岁的人群中,自由基容易攻击胶原系统,造成人体皮肤的松弛、皱纹、老化;在35-50岁的人群中,自由基的攻击容易造成人体性功能的衰退;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自由基的攻击容易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自由基作用于脂质过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丙二醛等会引起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交联聚合产生脂褐素(Lipofuscin),脂褐素在皮肤细胞中堆积,就形成了老年斑。
③ 慢性炎症,自由基以及其它因素导致的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不仅仅会导致皮肤产生色斑,还会导致血管堵塞等各种问题。
④ 代谢慢,可能小时候晒黑一个星期就白了,到了三四十岁时半年都白不回来,而不经意间的皮肤暗沉,长期累积就会形成色斑等。
⑤ 内分泌紊乱,内分泌失调会导致脸上容易长痘痘,长期痘痘积累脸上就不免留下许多痕迹,另外气血不通也会导致皮肤颜色显得暗沉。还有一种就是胰岛素抵抗,它会让黑色素细胞快速繁殖,导致黑棘皮的问题,比如胖子很容易出现的脖子和腰腹的棘皮。
那么,以上因素是怎样导致我们的皮肤变黑的呢?
是炎症,无论是紫外线、辐射、自由基、压力、饮食等等,都会导致皮肤产生炎症因子。
而炎症因子会激活酪氨酸酶,经过多次氧化,产生多巴,这是黑色素的前身,产生黑色素小体。黑色素会传递给周边的细胞,慢慢向上移动,到达皮肤表皮层,导致皮肤变黑。
以上的过程,都是身体想好好保护你。
二、那么,道理我都懂了,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首先,我们总结了一下之前所说的影响美白的几大因素,无非就两个,外因是光线引起身体皮肤自我保护所产生的黑色素,以及内因的内分泌等问题造成的炎症从而产生黑色素沉淀。
那么我们就刚才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
1、阳光的阻隔
说起阳光的阻隔,这操作就五花八门了。土豪选择白天不出门,出门必坐车,从来没有太阳直晒的机会,人就自然就变白了;
正常操作,比如外出打伞,穿袖套;
借助传统的操作,比如穿着罩袍;
走在潮流前头的,比如青岛大妈穿的脸基尼。
如果由于游泳、运动等情况需要长期晒到太阳,那么就要涂防晒油,戴袖套,穿浅色上衣。
当然中世纪那种在皮肤上涂白铅的骚操作,从阳光阻隔的角度来看,好像也不是不行,只是副作用太大了,咳咳。
2、控制自由基
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过量自由基对皮肤的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呢?
无论是光、热、辐射、等离子、微波、自由基引发剂等等都可以引发自由基;身体的氧化(例如儿茶酚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C和巯基在氧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暴露在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会导致吞噬细胞在清除外来微生物时会产生自由基;药物作用,比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会在体内产生自由基;辐射(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会在体内产生自由基);吸食烟草;非有机微粒吸入,比如石棉、石英、或矽尘,吞噬细胞会在肺部产生自由基;臭氧会产生自由基;其它比如发烧、心情郁闷、失眠、使用大量类固醇、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情况会提高体内的代谢速率从而产生较多的自由基;工业废气、杀虫剂、麻醉气体、有机溶剂也会在体内产生自由基。
总的来说,似乎对人体产生刺激和伤害的东西都容易产生自由基。一个可怕的事实是,自由基过多,除了对皮肤产生伤害外,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等。
那么,尽量减少自由基产生的有效做法就是远离刺激源头。没办法,为了美白,避免烟酒,少玩点电脑,少熬夜,少玩点手机,这都是最直接的有效方法
3、慢性炎症
免疫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的激活,通过消除病原体和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来保护宿主免受细菌、病毒、毒素和感染的侵袭,这就是人体产生炎症的描述。
其中常见的内因性炎症来源就包括DNA损伤、端粒功能异常、表观基因组破坏、有丝分裂信号异常和氧化应激等等,这个是身体内部的问题,咱能做的或许就是让身体愉悦吧。
其次常见的外因性炎症来源包括,包括慢性感染,生活方式不健康引起的肥胖,微生物组失调紊乱,饮食,社会和文化变化以及环境和工业毒物等等。
有些难以避免,但有些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比如说多运动,减肥,饮食平衡等等。
4、代谢的速度下降
看来无论是端粒体、炎症、代谢下降所造成的皮肤问题,我们都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运动去解决。
5、内分泌紊乱
如果内分泌失调,那还是找医生吧,别拖着了,毕竟相比起美白来说,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其它症状会更加直接和严重。
三、除了自身,我们还可以借助外物
除了自律,保持自身的生活规律,心情愉悦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护肤品和食品。那我们就看看哪些护肤品对美白有很好地效果以及根据发挥美白功效的作用原理来选择我们所对应的需求。
按美白作用机制划分大概分以下几种类型。
(1)遮光剂:
遮光剂一般是可以屏蔽或者吸收紫外线的化学合成物,能有效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根据吸收光谱的不同分为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和广谱紫外线遮光剂。
无机防晒成分通常是氧化锌和二氧化钛,主要是反射和散射紫外线辐射,两者结合对于中长波长的紫外线遮挡效果较为明显:
这两个是纯物理防晒,很多用于婴幼儿产品上,但是它们也有相应的问题,就是用量大、防晒效果较差,过多使用易导致毛孔堵塞,造成新的皮肤疾病等。
另外,还有吸收紫外线的有机遮光剂。
有机防晒成分通常是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octylmethoxycinnamate,OMC)它是世界上最常用的防晒剂之一,具有极好的紫外光~nm吸收曲线,且吸收率高,安全性良好,毒性极小,并对油性原料的溶解性很好,因此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塑料、橡胶和涂料等领域,作为油溶性液体UV-B吸收剂,可与各类防晒剂复配。此外还有羟苯并唑(oxybenzone)、对氨基苯甲酸(para-aminobenzoicacid,PABA)、桂酸(Cinnamates)、苯甲酮类(Benzophenones)、临氨基苯甲酸或脂(Anthranilates)等,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比如PABA虽然效果不错,但容易引起敏感肌过敏。
一般的防晒霜都会标有SPF值和PA值。SPF值是针对UVB的防晒能力,也就是用来防止紫外晒伤的防晒系数。SPF值的高低与防晒能力无关,只是代表防晒时间的长短。PA值是针对UVA的防晒系数,一般用+、++、+++来表示,+越多,防晒黑效果就越好。
SPF值和PA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但防晒效果越好的防晒霜对皮肤的刺激性也就越大。
(2)自由基消除剂(抗氧化剂):
就前面说的,由于过量自由基导致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激活酪氨酸酶,从而导致黑色素的形成。除了我们自己生活习惯上需要注意外,还可以使用自由基消除剂,也就是抗氧化物来解决晒黑的问题。
我们在化妆品中一般可添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螯合剂来增强抗氧化剂的作用。抗氧化剂又分为水溶性和油溶性,根据主要料体材料来添加。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年,Mann和Keilin从牛红细胞中分离提取出一种含Cu离子的血铜蛋白,年,Keilin又从小牛肝和鲸肝中分离出肝铜蛋白。年,McCord和Fridovich根据血铜蛋白,肝铜蛋白以及脑铜蛋白等都有O-2歧化活性,将其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
跟很多抗氧化剂不一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它是人体中能够自主合成的一种金属酶,SOD对平衡自由基在身体里的态势比较优秀,不像其他抗氧化剂一样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的把自由基都清除了。不过从25岁起人体生产SOD的能力就断崖式下降。
因金属离子的不同,SOD被分成了三种类型,一种叫铜锌型SOD(Cu/Zn-SOD),主要分布在人、动物和植物中,一种叫铁型SOD(Fe-SOD),分布在植物、微生物和蓝藻中,还有一种叫锰型SOD(Mn-SOD),广泛分布在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蓝藻中。有研究说Mn-SOD是唯一可以在人体线粒体中找寻到的SOD,看来补Mn-SOD是比较直接点的。
这时候不得不提及的就是虾青素了,虾青素又名虾黄素、虾黄质,最早是在虾中提取的,因此被命名为虾青素,实际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有着和β-胡萝卜素类似的化学结构。虾青素广泛存在于虾、蟹、鱼、鸟和某些藻类身上。虾青素有着淬灭单线态氧和捕捉自由基的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10多倍,是维生素E的倍,是维生素C的倍,因此虾青素又被某些人声称为“自然界最强抗氧化剂”。
如果说天然虾青素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那么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定是人体中最好的抗氧化剂,一个是冲锋陷阵的高手,一个是运筹帷幄的平衡专家。
花青素,也是一种多酚类。花青素分布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皮、壳、籽、核、花、叶中,而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
花青素的抗氧化功能远远强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花青素具有强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有效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同时保护脂质不发生过氧化损伤;还可螯合金属离子,在体内形成惰性化合物;保护和稳定维生素c,有助于维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
β-胡萝卜素能通过提供电子以抑制活性氧的生成从而达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β-胡萝卜素与维生素E两者的结合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这种组合使得它在延缓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E又叫生育酚。维生素E是亲脂性的,能进入到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膜中,可在脂相介质中直接捕捉自由基,并且有效地终止自由基导致的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从而保护了细胞,是人体内最主要的生物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之一。维生素E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在抗氧化方面,维生素C可以跟谷胱甘肽和SH基形成有力的抗氧化组合拳,可以保护细胞膜的完整达到有效减少自由基的目的。它还可以阻止脂类过氧化及某些化学物质的毒害作用,能够保护肝脏的解毒能力。其实维生素C是个多面手,除了对抗自由基外,它还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也能还原黑色素。
TBHQ(叔丁基氢醌)是油溶性抗氧化剂。在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制品、烘焙制品、方便面、速煮米、干果罐头、腌制肉制品等被最广泛使用。不过这些货不太受护肤界待见。
此外,还有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和BHT(二丁基羟基甲苯)、生育酚等。不过BHA、BHT存在一定的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划分为“对人类可能致癌物(2B类)”。欧盟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将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列为“潜在内分泌干扰物(1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国家毒理学计划认为“合理预期BHA(丁基羟基茴香醚)是人类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BHT(二丁基羟基甲苯)列为“人类无法分类,但有证据表明其会导致动物癌症”。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CSIP)建议避免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甲苯)则置于“谨慎”一列。
除了护肤品的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多吃含抗氧化的食品,毕竟抗氧化不仅仅涉及美容,还涉及健康呢。可经常吃的抗氧化食品比如:茶、黑枸杞、菠菜、山楂、红葡萄酒、胡萝卜、黄豆、番茄、蜂蜜、坚果、草莓、燕麦等。
(3)第三道防线: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
经过第一道防线我们把大部分的伤害阻隔在皮肤外面,但是还有些漏网之鱼,也架不住我们自己不够节制,吃吃喝喝的。敌人已经打入内部了,所以,我们第二道防线的策略,是尽量减少损失,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氧化效率。
像这类产品,包括如氢醌(对苯二酚),它不仅可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来减退皮肤黑色素,同时还能增加黑色素的降解和抑制黑素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并能使黑素小体退化,浓度越高相应的脱色效果越好,但是对皮肤的刺激反应会更大,现在已被化妆品目录踢掉。
熊果苷(我们常见到的是β-熊果苷(Beta-熊果苷)、α-熊果苷(alpha-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D-Arbutin)三种,其中脱氧熊果苷效果最强,是曲酸的倍,一般熊果素(β-熊果素)的倍,是α-熊果素的38.5倍,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它容易降解产生氢醌,具有一定毒性,化妆品目录里面也被禁用了。所以现在比较常用的是α-熊果苷,它效果大约是β-熊果苷的15倍,当然价格也会贵几倍)。它的作用机制是替代酪氨酸的坑,从而降低酪氨酸酶的活性去切断黑色素产生,效果稳定,适用人群广泛。
苯乙醇间苯二酚(SymWhite),具有祛斑效果。同时也被报道是活性最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之一,是曲酸的22倍,也有效抑制b16v细胞合成黑色素的活性,是曲酸的倍,熊果苷的32倍。原料本体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是优秀的抗氧化剂。
杜鹃花酸二甘氨酸钾:无色透明液体,几乎无味,易溶于水,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及配伍性。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比熊果苷的美白效果还显着。也为多功能添加剂,具有美白功效,可促进表皮新陈代谢的正常化,增加皮肤光泽及水合弹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除此外,还有羟基乙酸(果酸),它的分子量比较小,容易进入皮肤;还有VC以及VC的衍生物、曲酸、维甲酸、谷胱甘肽、甲基龙胆酸盐,传明酸,葡萄糖胺,衣霉素等等。
其实从美白产品来看,大部分的成分都集中在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环节。
另外,蘑菇酪氨酸酶抑制剂、查尔酮和黄酮类酪氨酸酶抑制剂,白藜芦醇衍生物、香豆素衍生物、亚苄基乙内酰脲、苄基-去甲吡咯烷二酮等等据说都非常有潜力。
一些新的研究就算了,在后果和各方面还没弄清楚之前,贸然去使用会发生一些不知道的后果。
(4)到了第四个防线,还可以抑制多巴色素互变酶:
多巴色素互交酶是一种与酪氨酸酶有关的蛋白质,跟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一样,对多巴色素互变酶的抑制主要是竞争性抑制,即寻求一种物质作该酶的底物,通过与原来能形成黑色素的底物竞争,从而破坏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生成底物的某一同分异构体,最终生成另一种黑色素,李代桃僵最终达到抑制黑色素的目的。
有研究表明:5,6-二羟基吲哚-2-羧酸及其衍生物如5-羟基吲哚-2-羧酸、吲哚-2-羧酸由多巴色素互变酶催化的产物等均可抑制多巴色素异构酶。甘草中的甘草酸黄酮等也能抑制多巴色素互变酶活性。
(5)内皮素拮抗剂: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从猪动脉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的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生物活性肽,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皮肤学家Imokawa等人发现,在紫外线照射下,角质细胞释放出一种细胞分裂素,当其被黑色素细胞受体接受后,会刺激黑色素细胞增殖并激发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加大黑色素的合成量。
酪氨酸酶、多巴色素异构酶、N-羟基吲哚酸(DHICA)氧化酶(抗坏血酸和熊果苷之类能同时抑制这个酶的活性,不过相关资料比较少,就不展开说了。)和内皮素合称“三酶一素”。
内皮素不仅能刺激黑素细胞产生黑素,同时也是黑素细胞分裂剂,内皮素拮抗剂是通过抑制内皮素对黑色素细胞增殖的调控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
雏菊花、绿茶、山楂、酸橙花、鼠尾草等都能提取。
(6)前面各种手段都用了,一旦黑色素沉淀形成斑就很难祛除了,所以,我们还可以在这个环节影响黑色素代谢来防止后面的沉淀。
黑色素的代谢是伴随着皮肤的代谢过程进行的,所以正常的黑色素代谢周期大概在28天左右。
黑色素的代谢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经皮肤排出,即慢慢转移至角蛋白中的黑色素随表皮生长移动到角质层,并随角质层剥落;另一途径则是经过肾脏排出。
所以,道理就很简单了,色素代谢过慢就会导致色素沉淀,造成雀斑、妊娠纹、黄褐斑,甚至造成晒斑、老年斑。如果是单纯是角质代谢较慢,所表现出来的是皮肤全面的黯沉粗糙;如果是局部皮肤的色素堆积并有整体表皮代谢异常,就会形成晒斑,这时候加快代谢,破坏掉这些异常的表皮才可以祛斑。
人体的内分泌对色素代谢有直接的影响。实验证明,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性激素和由腺垂体分泌的皮促素都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代谢(俗话说,性生活协调的人都容光焕发的似乎有一定道理了)。
而皮质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和褪黑激素均可抑制黑色素的合成代谢。
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黑色素代谢剂。比如说黑色素代谢酶(Melaninmetabolicenzyme简称MME)就是一种黑色素代谢剂,MME是机体内天然存在的黑色素清除因子,这种活性酶能专门促使皮肤的黑色素发生分解反应,变成对生物体无害的二氧化碳与水。这样,黑色素便从体内消除了。
(7)作用于已经产生的黑色素,减少其向表层细胞转移
虽然产生了黑色素,如果不往皮肤表面转移,皮肤看起来就没那么黑了,因此有些可以抑制黑色素向皮肤表层转移的作用。
有说法说烟酰胺作用于已经产生的黑色素,有效抑制约35%一40%的黑色素从黑色素细胞向角质细胞传递,从而减少过度色素沉积。
但是我总感觉,如果长期不让黑色素向角质层转移,那么会不会更容易引起黑色素沉积呢,另外烟酰胺主要的功效是让皮肤具有油脂光滑,同时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似乎跟这个说法有矛盾,存疑吧。
(8)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可以用化学剥脱剂加速角质层代谢。
这类产品有:果酸,亚油酸,烟酰胺等。
(9)有种说法是黑素细胞毒素剂,这个就有点狠了,也不知道靠不靠谱,就发出来给大家了解就好。
(10)还原剂:维他命C及其衍生物,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VC乙基醚进入真皮层后直接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及修复皮肤细胞活性,使胶原蛋白增加从而有一定的紧致除皱效果。
总的来说,美白还是重在防护,除了护肤品,我们还应该还需要摄入相应的维生素等等。真正让沉淀的黑色素消除的办法太少了,其实我们想想就知道,比如洗锅,陈年老污垢是很难清除的,总不能为了清除老污垢把我们自己都给搞残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