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最全指南三伏天最全养生大全必须

2022/7/12 来源:不详

夏天三伏天,已经有不少人在开始做三伏贴了。不知道各位的诊所/卫生室,药店是否有开展三伏贴。药店头条整理了些关于三伏贴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1、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也是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冬天人体气虚、阳气不足,像老慢支、哮喘等疾病往往在冬天诱发或加重,称这些病为“冬病”。

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防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由于是在三伏天做穴位敷贴治疗,故称为“三伏贴”。

2、敷贴,抓住最佳时机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

错过了这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效果也都可以,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每10天贴1次

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并且连续贴3年。

三伏贴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中医认为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年头伏第一天为7月17日,中伏第一天为7月27日,末伏第一天为8月16日。

3、三伏贴适应症

三伏贴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而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长有疱、疖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烧、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进行这项治疗。

4、三伏贴穴位详解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三伏天贴敷,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下面介绍些常用穴位:

功能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功能主治: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功能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

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痿,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

定位:在脐中下3寸腹中线上。

特别是老年朋友,如果在伏天坚持灸关元穴,尿频尿急、前列腺问题就自己解决了,中老年人常灸关元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家不妨试试。

功能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能主治:长灸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免疫能力,中老年人长灸足三里,还可以预防中风。

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疾病: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

定位: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简便找涌泉穴的方法:

将脚趾头向下弯,在脚心处会形成一个凹陷,陷下去的地方就是涌泉穴。

5、三伏贴注意事项

单次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每个人贴敷所用的药不同,具体时间长短应遵从医师的建议。一般来说,成人不超过6个小时,12~18岁约4~5小时,8~12岁约3~4小时,3~8岁约2~3小时。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

贴敷后局部的轻度瘙痒、灼热感,多为药物正常反应,如果没有发红肿胀,可以继续应用。

如果局部起泡、破溃,应立即揭下药膏,用碘伏或依沙丫啶等局部消毒,无菌包扎,每日换药1~2次,直至愈合。

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到皮肤科就医。

6、三伏贴禁忌人群

以下人群是不适宜使用三伏贴的——

1)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

2)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

3)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4)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5)孕妇;

6)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

7)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内热体质的人是不适合的;

7、贴后要牢记

1)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进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运动,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

2)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轻轻吸干。

3)慎用辛燥食品,以防伤阴。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荔枝等。

4)忌大量服用寒凉食物。大量进食寒凉食物,则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甚至损伤一身阳气,轻则腹泻腹痛、恶心呕吐,重则造成长期难治的阳虚。

5)慎食大量肥甘厚腻的食物。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高热量、高糖的食物,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合击人体。

8、写在最后的三点

1)三伏贴冬病夏治,治未病的理论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从宋朝到清代也有医家实践经验的总结,有其科学性,但范围仅限于“冬病”,用于治疗其他病,效果就难说了。

2)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即使患有冬病,也非人人适合,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而定。三伏敷贴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3)是药三分毒,有利就有弊,要根据利与弊的大小做选择。如果治疗疾病带来的好处,远大于药物的毒副作用,这样的选择才是明智的。

附:三伏天养生大全

一、伏天这7件事千万别做

每年三伏酷暑的时候,都会接诊大量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所以大家要额外注意,伏天这7件事情千万不能做!

1、好吃冷饮

喝常温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好一大半。

在此给大家推荐两个夏季适宜的消暑祛湿的佳饮:

1、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加适量冰糖,凉后饮用。

2、绿豆山楂汤:绿豆克、山楂克加水煮烂,加适量冰糖,晾凉饮用。

大家要记得:小口慢饮方解暑!

2、湿发入睡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一定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3、空调吹背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尽量过肘过肩,女性注意不露腰。

4、熬夜纳凉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三伏天应该注意补一个午觉,二三十分钟都可以。但如果过了1个小时,就会影响晚上睡眠了。

5、久坐不动

有些人不爱动,但是,久坐会导致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适当排汗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人体“排废祛湿”。

美国糖尿病学会版指南中明确指出:所有人都应该减少久坐时间,特别是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

久坐还容易导致腿脚肿、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建议大家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活动活动。

6、盲目进补

天气炎热并不适合进食滋补之品,这一时期稍稍不注意,进食不适当的食物就很容易上火。

但可以适当进补西洋参,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7、日光暴晒

三伏天烈日高照,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引起皮肤脱皮、红斑,严重的甚至会起水疱。

过度暴晒,紫外线会破坏胶原、弹力纤维,让皮肤提前衰老,甚至引发皮肤癌。此外,强烈的阳光还会损伤眼睛。

上午10点到下午2点紫外线最强,这个时段要特别注意防晒。

二、伏天适合做的事情

1.热水洗澡: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排除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

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2.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

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

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3.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空调开了3小时要去透透气!

内容来源

联合用药、网络

免责声明

文中内容观点与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