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累,故我在,怀念一下当年读过的鲁迅文章

2023/5/14 来源:不详

前言:不是故意写错,只因鲁迅在,故要谨记时代的前进,哪怕学生再累!

记得从开始背书开始,就知道鲁迅,印象里每个学期新的语文课本都有一篇鲁迅写的文章。你要问这毕业二三十年的人生里,还记得几本鲁迅的写的文,脑子就会浸水,总觉得那些清雅难懂内涵过深的都是他的杰作。

从解放前到现在曾经出现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的文章有40多篇(不包括别人写鲁迅的):

《风波》《鸭的喜剧》《兔和猫》《秋夜》

《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

《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最先和最后》《风筝》

《非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论雷峰塔的倒掉》

《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文学和出汗》

《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铸剑》《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流氓的变迁》《答托洛茨基派的信》《三月的租界》《友邦惊诧论》

《拿来主义》《狂人日记》《阿Q正传》《范爱农》

《雪》《人生识字糊涂始》《答北斗杂志社问》《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自传》《灯下漫笔》(节选)《流产与断种》《少年闰土》

目前正在使用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的文章: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少年闰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社戏》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阿长和山海经》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鲁迅自传》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故乡》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藤野先生》、《孔乙己》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呐喊》自序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祝福》、《拿来主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记念刘和珍君》、《灯下漫笔》(节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药》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阿Q正传》

以上都是从网上抄的,至于当下的课本有没有,学生不知道,知道的就更正一下吧。

只是不管有没有,看看上面的文章标题都会觉得很熟悉,为了忘却的纪念,学生忍不住重翻了一下其中几篇,全当复习,倘若有跟学生一样的老戏骨,自然是更好的。

《一件小事》在当时鲁迅写的时候却是只是一件小事,在我们现在分析下来就是一件真假碰瓷事件经历而已。那时的天气这么恶劣,那时的人心不比现在单纯多少,但那时的时局肯定不如现在稳定,天时地利人和全缺,发生这种伪碰瓷事件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人力车夫却如此认真,不仅对妇人负责,回头上了警局还挂念那个被他半道甩了车的顾主。这种小人物的心是多么可贵,不管是在鲁迅的那个时代,还是现在的时代,都应该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让学子让看官读之思之反之。

倘若这文章还在当下的语文课本里,估计某天的考试作文题会是:论当下的碰瓷事件,举例佐证。

作为喷青,不管忘记鲁爷哪名经典的话,都不会忘了《友邦惊诧论》的“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旦凡遇上什么伤天害理,惊天动地,人神共喷的事,也不管是真是假,更不管是非曲折,先跟风来上一段荡气回肠的感想,末了加上这一句,绝对的引发所有看官的痛定思痛。这文用到现在其实也挺合适,一直以来老外总担心我们物质追求过度,担心我们因为缺失信仰而迷失本我,不断地寻找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来讨论。而我们那些喜欢一边倒的水军总会把这种友邦惊诧论调淡化成国人憔虑的精神状态。所幸,人民日报的幸福论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回击,呼呼大国,怎少信仰乎?

有人说鲁迅的《拿来主义》是拿梅兰芳出国表演说事,当时上这一课时,语文老师没说,或者说了学生没听,反正现在也不知道这文章跟不跟梅大师有关,文章内容也还当年语文老师了,只记得这标题,就想到跟他有关的是崇洋媚外一词。那时候国家正是翻身解放之时,外来主义比现在的洋鬼子文化对我们国人更有冲击力。现在普通老百姓,只要愿意,三五千就可以出国潇洒走一回。国外在我们眼里甚至已经比不上中国更美好。那些拿着国外户籍赚国人钱的人远没有跑到国外赚老外钱的人多多少,只是不管哪种,中国人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拿来主义以前,现在,未来都只会根深蒂固,惹人嫌,却是骨子里的东西。

看到《孔乙己》先想起是那碟茴香豆,不知道为什么独对这“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的场景记忆犹新,每每想到去绍兴,就想点两碗酒和上碟茴香豆,可是茴香豆是啥,我终是没有认真尝过。今天度了娘才知道是蚕豆的一种做法,蚕豆是吃过的,换上了茴香豆这么文雅的名儿,就觉得是没吃过的食物,甚至顶顶好吃的美食。连一样吃食过了这么多年都改良了,何况孔先生呢,现在多少硕士博士去卖猪肉下乡种田,他们也如孔先生一样出了名,只是孔先生是落魄的穷书生,他们却是成功的学霸。只是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还记得那碟茴香豆,估计只有我这打酱油的。

最后再两篇,鲁迅的《祝福》与《呐喊》,这两篇文都是标题取得闪到人心,后者太深刻,学生只敢想想内容是半分都不敢想,前篇文章写祥林嫂的,于我们这个时代其实真是相当遥远的人与事,学生只记得祥林嫂这不是人名的人名,其它真的都还当年语文老师,可是当年这文章尤其重要,每每大考都有它的身影,于是不管是老师要求,还是应付考试,总要背上三五遍,深思其中莫须有的论点。现在想想,这文章是鲁迅取得最好内容却最悲惨的一文,这是祝福祥林嫂下辈子不再受那封建社会的压迫吗?学生只能为自己无知默默点灯!

鲁爷还有很多杂文写得内涵深远,想当年别人是抱着本汉英词典逛大操场,学生却是带着《鲁迅全集》闯北上广。每每遇到不平不喜不值之事,就笑之忘之挥之。每每上书店翻了各行各路大神写的大作,都想0.5折购之然后置之高台,唯有《鲁迅全集》摆在案台,不时翻翻,在上面留下几句酸字,哪怕到如今满书无空白还淡定在空隙处画上几笔。

跟学生有同感的人估计只多不少,曾在网上看到某仙姑对鲁爷的点评就恨不能引为知己,她说:“晚上不能读鲁迅,如果你是个有良心的人,你会失眠辗转反侧;坐着不能读鲁迅,如果你是个想清醒的人,你会坐立不安,捶胸顿足。最让我难过的大概是,鲁迅老爷子百年前写的中国,吾辈此时此刻仍有所感所受!进步何在?未来何在?”

可惜,到了如今的语文课本,鲁迅的作品已经淡出了学子的视线,只能通过老师引导,或者选了文学系的同学才有幸拜读。每每思及此处,都会忍不住像鲁迅当年那样呼呼哀哉,文将不文了,我们只记得背他曾留下的名句:“世间本无路,人走的多了,便成了路。”却不懂名句背后的辛酸,人走多了的路就会把前人走的路给踏践掉,然后,再也无什么前人的路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